老舊小區改造關系居住質量的改善,備受居民關心和期盼。今年年初以來,黑龍江省黑河市本著早謀劃、早實施的原則,5月即完成城區21個小區、129棟樓、49.62萬平方米的改造前期工作,計劃年底前完成全部改造任務。為了實現這一目標,黑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及“參戰”單位“攻堅城、破難關”,有序推進改造工作。
黑河市聚焦難點、高位推動,將城區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列入全市攻堅破難計劃,成立工作專班。市領導多次到社區調研指導、現場辦公。為破解拆除違建難題,專班成員單位堅持“市區一體、部門聯動”。在街道社區配合下,通過采取有償拆除政策,拆除原始配建棚子213個;嚴格執法,拆除各類違建43處。通過召開通信專營單位工作協調會、督辦會,全面部署啟動了空中架線規整入地工作。
改造不是簡單的“翻新”,既要提升居住品質的“里子”,又要擦亮城市的“面子”,升級周邊街區城市整體風貌,增添城市魅力。對此,建設者始終本著“把老舊小區改造與黑河既有建筑風格風貌相銜接”的原則,延續固有色彩基調,融入北國邊疆元素、歷史文化元素,力求凸顯邊境旅游觀光城市特有的人與城市“相互愛憐、相互依附、相互融入”的特點。為此,建設者多次現場踏勘,廣泛聽取方方面面意見,精心制訂多套設計方案,提交有關部門審定。
聚焦百姓痛點、回應居民期盼。在完成基礎類改造的前提下,結合城市更新,在城區大力增加完善類改造內容,合理增設運動休閑設施,擴展群眾生活休閑空間,進行適老化改造,提升居民生活便利性。堅持“一樓一案”以及“應改盡改、宜改即改、改就改好”的原則,從每個小區、每棟樓的實際出發,優化施工方案,解決好困擾和影響居民生活的屋面漏水、排水管道不暢等問題,努力讓老舊小區改造暖民心、聚民心、得民意。
為把好事辦好、讓群眾滿意,施工展開以后,黑河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堅持倒排工期、掛圖作戰,認真落實每半月(進場初期為每周)調度制度,建立由質量監管部門、監理單位、街道社區及居民代表參與的質量控制監督機制,健全項目相關信息全程公示制度,加入全省老舊小區改造管理平臺,設立居民調解員,聽取居民訴求,化解群眾矛盾。當前,樓道維修和外墻立面基礎施工已全面鋪開。
摘自 《中國建設報》